隨著各省電子政務內網建設的日益完善,各種信息化系統大量實施,形成了大量孤島式的信息系統,導致使用者必須與大量系統進行交互,耗時費力、排查問題困難,管理者面對的仍然是分散的系統,無法掌控全局;用于決策的數據無法整合,導致決策困難。
電子政務內網監管與態勢感知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應用于省、市電子政務內網,能夠對電子政務內網各業務系統中的海量數據進行整合、加工,并通過算法將系統運行的整體形勢以三維立體動態展示出來,實現快速、全面、準確的感知過去、現在和未來。該平臺能夠對網絡安全威脅、業務應用體驗、資產消耗等方面正在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件進行“客觀、準確、及時、直觀”的展示與告警,為電子政務內網運行保障提供客觀的決策依據。
平臺設計目標
(1)靈活輕量的數據收集能力
平臺依靠多種數據適配手段,可以對主流軟硬件系統、物聯網系統、數據流等各類數據,在不依賴其廠商的前提下進行統一收集。目前系統中針對具備對接協議的系統已實現了40+協議覆蓋了目前的主流系統、對于業務系統的數據收集,平臺支持ETL數據對接,可覆蓋主流業務系統,針對網絡數據流,平臺提供基于DPI技術的包解析技術,可對數據包直接解包分析;另外,平臺還提供針對傳統數據文件(CSV,Excel等)直接上傳分析的能力。
(2)智能數據挖掘能力
收集到的多維度數據,經過清洗、過濾、整合后,形成原始數據倉庫,配合數據治理模塊可以實現場景化的數據模型構建,數據倉庫中的數據可進行常規數據挖掘分析,例如:數學統計、分組聚合等。另外,平臺提供智能數據分析模塊可針對數據倉庫內容進行智能人工智能挖掘。例如:平臺可以利用用戶行為數據構建用戶滿意度模型評估用戶對系統的使用滿意度,可利用網絡訪問數據構建安全模型,從而查找出惡意操作等。
(3)直觀可視化能力
數據經挖掘后,經由上層可視化平臺,以2D、3D等多種方式展示給使用者,力求直觀、易理解。
平臺設計原則
(1)安全性原則
系統核心組件均運行于虛擬網絡中,隔絕外部鏈接最大限度保障核心組件安全,對外服務的Web服務具備安全防護能力,對于注入攻擊、跨站腳本攻擊均具備防范能力,數據傳輸采用TLS加密信道,用戶權限數據加密存放,確保系統安全可靠。
(2)可靠性原則
整套系統采用虛擬化微服務架構,服務多副本運行,數據分布式存儲,保障系統服務高效穩定,存儲數據安全可靠。
(3)先進性原則
平臺核心部件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構建,在普通硬件環境可提供近實時化數據分析,數據采集模塊可實現秒級采集,數據存儲可選裝冷熱分離部件,確保熱數據高速分析的同時確保冷數據的存儲方案具備高性價比。
(4)易使用性原則
系統提供易操作界面,使操作分析便捷友好,系統實施簡單易懂。
(5)可擴展性原則
系統底層采用輕量化虛擬容器技術,并配以運維管理平臺,系統具備一鍵安裝及擴容能力,在集群模式下異常組件可動態遷移,組件以多副本形式運行,副本數可動態調整(無需停機)。
(6)國產化適配
系統硬件對于常見國產結構硬件均可支撐,操作系統層面支持中標麒麟、銀河麒麟等國產操作系統,底層數據庫方面可使用南大通用、達夢等國產數據庫。
部署方式支持各類裸硬件服務器、曙光系列服務器、高密度服務器、超融合一體機等,從而滿足客戶國產化的要求。